本來打算這篇來講諮商實習的三角關係,但臨時又被我改掉了。我覺得先講一下如何在心理師實習挑選機構時不踩雷這個議題比較可能會是實習心理師需要的,加上上次大家的討論,讓我想先寫這個議題。先說,關係是雙方的,也許有資深心理師也會覺得,你怎麼不寫如何挑選實習生不踩雷? 很抱歉我年資尚淺,能力無法寫,而且站在權力位階的角度,我會站在無薪者這邊,這是我的立場。雖然現在是八月,今年的實習心理師應該都已經各就各位了,但目前碩一碩二的學生仍可作為參考。
'
'
全職實習生大多會根據自己將來想要執業的方向,或是他們沒接觸過,但是有興趣的領域做選擇。很多學校的老師與學長姐會調查當年度的全職實習生的經驗以及機構的狀況寫成文字或辦說明會供學弟妹參考,這些都是相當重要的資訊。
'
'
那有哪些眉角要注意我大概說一下。
'
1. 首先,注意隱晦的訊息,學長姐來分享的時候都還是實習生的身分,即便已經離開了,就算在機構待得多不高興,也不便直接口出惡言或批評機構什麼,記著,這圈子很小啊,你無論向左走向右走都有可能遇得到認識的人。 所以請觀察學長姊的語言、表情、文字,有沒有不安、遲疑、保留,他學到很多是因為機構放牛吃草導致實習生什麼都自己來,還是機構真的餵養實習生很多專業知識與技能,請保持禮貌,不要說破,也不要用逼問的方式問,心理所兩年的訓練,我相信大多數的準實習生有這樣的能力。
'
;
2. 注意機構單位的職員中,有薪水的職員與實習生 ( 包含無給職人員 ) 的比例是多少,一個單位的無給職人員過多,在機構整體結構上是很奇怪的事情。那有些主管會用一種整體的概念來迴避收過多實習生的問題,我打個比方 ( 這只是比方 ),主管會說,我們全校有三百位老師,所以收十個全職實習心理師並算多啊,不好意思這位主管,你學生諮商中心的正式領薪職員只有兩位,也就是你實習生的人數雖為全校的三十分之一,但卻是諮商中心人數的五倍之多,一個諮商中心的勞動結構這樣,是可以被接受的嗎?
;
我有時候會和朋友開玩笑說,我以後也要開間諮商中心,找很多實習心理師,一個約聘心理師( 免得心理界有話說 ),然後等到實習生期滿離開,再用一些名義邀請他們繼續接案,等到他們寫完論文完成學業考上心理師,再邀請他們來當其他新進全職實習心理師的免錢督導,找一位更資深者督導這些督導。如此生生不息、源源不絕,代代相傳。各位覺得這是一件合理的事情嗎? 如果你覺得合理,那當你成為心理師找不到工作的時候,就別抱怨了,因為這就是你困難找到工作的原因之一。
'
'
3. 注意該機構是否為首次招募實習心理師,我並非要否定所有新招募實習心理師的機構都不好,只是若這間機構是新的實習機構,他的主管是否知道實習心理師所需要的實習內容有哪些,雖然書面上知道,但在主管心理上知不知道可能會是另一回事。實習生需要更確認這個機構是一個已經準備好要有實習生的狀態,包括督導、個案、等等是已經有足夠的規劃,否則難保之後什麼資源都要自己很用力地爭取。
'
我認為一方面實習生無薪,會讓部分機構主管有一種招進來了再說,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 ( 我真的聽過實習生說他機構主管這樣說 ),我心裡總想,如果今天實習心理師是有津貼的,會不會這樣的想法會有些不一樣,至少會更認真思考這樣的問題,再招募時會做足功課,有所準備,因為機構是要花錢的。我也聽過有實習生反映案量不足時,主管要他自己想辦法,沒有個別督導,主管也要他自己想辦法,甚至不耐煩地回應,"不是只要我給個成績、蓋個章,讓你實習通過就好了嗎?" 當我的同儕這樣跟我分享,我真的啞口無言。
'
'
4. 注意工作內容,這部分可以委婉而有禮的詢問學長姊,他在機構的實習生涯中,大概有多少時間是花在一般行與雜務上,現在的實習生就我所知大都有學校規定的接案、團體、心衛推廣工作等時數,理想上,實習生來實習必定以學校規定的基本工作時數為主,盡可能的滿足學校,但是,很多時候,機構的行政、雜務工作量會讓實習生負擔太大,而變成主要工作不是實習內容,而是行政打雜。我也聽過,實習心理師為了在學校與機構的要求之間取得平衡,會浮報專業直接服務時數 ( 如團體諮商、個別諮商的時數 )。這其實都不利於實習生的實習。實習生要知道自己是來實習的,也要讓機構知道實習生是來實習的,不是來打雜的。
'
'
結語 :
我無法知道所有的心理所老師在面對實習心理師在實習時遇到的困難時是站在什麼樣的態度,但如果你認為你的學校老師還算可靠,是可以請學校老師扮演中介協調的腳色,因為實習生與機構之間仍有著權力位階的不平等,並不適宜去過於強硬的爭取自己的權益,除非你很想還沒出道就黑掉。但如果學校老師也讓你感覺不靠譜,那真的要自立自強去努力找機構內外的資源了,我會認為學校規定的實習時數和督導時數盡可能地達到是好的,雖然很多時候這並不容易,但想想,當別人努力接案督導學習的時候,你還在放空打雜,那出了社會,你能力不足吃虧的絕對是你自己。心理師的市場已經呈現嚴重飽和狀態了,接下心理師要面對的是更嚴峻的生存考驗,而全職實習的一整年是積累與培養心理師能力的重要階段,不可不慎。
'
'
'
為了搭配我的長輩圖,我要多說一句,認同請分享。 XD